2025年4月17日,SAP 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携手,在四川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和共青团乐⼭市委⽀持下,开展「希望⼯程·数字⼈才培育计划」的第二站——福华化学企业参访活动。通过组织成都信息工程大学、四川大学、西南财经大学以及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师生们,探寻化工行业“数字化+绿色制造”的数字化转型奥秘。
福华化学位列全球农化企业前20强,是一家以矿产资源开发为基础、覆盖化工全产业链的全球综合性化学品企业,拥有草甘膦(全球产能前三、国内第二)、离子膜烧碱等核心产品,构建了垂直一体化循环产业链,年产能达400万吨矿产、350万吨化学品,并配套热电联产设施,获评“绿色工厂”及“无废企业”标杆。福华化学引入 SAP 的云 ERP、SAP Profitability and Performance Management(SAP PaPM,盈利能力与绩效管理)、SAP S/4HANA Cloud for Group Reporting (集团报告) 等解决方案,连通周边业务系统间的数据孤岛,实现了从生产-采购-物流-仓储-质量-销售-财务全数据流贯通,构建了业财一体化的管控平台。

在人们固有印象中,化工企业常与高污染、高能耗划等号。然而,当高校和高职师生踏入福华化学时,眼前的景象彻底颠覆了认知:福华化学企业园区内绿树成荫、环境整洁;智能中控室里,电子屏幕实时跳动着生产线上的海量数据,生产流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在数字化系统的精准调控下高效运行,也可以实时追踪全球各地各类产品的销售情况;曾经令人担忧的工业废水,通过膜分离、生物降解等一系列尖端工艺,构建了“废水—生态循环链”,深度净化后水质甚至达到渔业养殖标准,实现了“废水养鱼”的生态闭环。
这些实践生动诠释了“数字化如何赋能绿色制造”——从生产环节的精准控制到全生命周期的资源循环利用,企业以技术创新重构化工产业发展范式,引导师生们建立“低碳化、智能化”的产业新认知。这场认知的革新,或许会在某个年轻的心灵中种下创新的火种,在未来成长为推动化工产业绿色转型的中坚力量。


在与企业的交流环节中,年轻且专业、背景多元的管理层团队成为焦点。他们来自人力资源、数字化中心等不同领域,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在化工行业创新发展的故事与经验,并与师生们做直接对话,解答了师生们关于行业发展和职业规划的很多困惑。
“福华化学立足‘化学服务人类美好生活’的企业使命,通过数字孪生系统的搭建推动绿色生产和安全生产。面向未来,福华化学将持续与 SAP、德勤等伙伴携手,共赴从人工‘制’能到‘人工’智能再到‘人工智能’制造业数智转型之路。化工行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,绿色化、数字化、智能化是未来的发展方向,这里充满了机遇与挑战,希望未来有机会和更多同学一起探索数智未来。”福华化学副总经理、「数字化人才培育」项目公益导师罗晓明的分享,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投身工业界、探索化工新领域的热情。



此次化工企业考察,是一次教育与产业的深度对话。它让师生们看到了化工行业绿色数字化发展的新面貌、新趋势,以及 SAP 在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关键作用有了更直观的认识,也为高校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。
对于大学教育而言,为学科建设和科研方向提供了新的思路,促进理论研究与产业实际需求的紧密结合;而对于高职教育,更是一次突破性的实践。长期以来,高等职业教育在对标国际大型企业合作方面存在不足,此次考察让高职院校教师走进国际领先的化工企业,近距离接触行业前沿技术与管理模式。
老师们表示,将以此次考察为契机,调整课程设置,加强数字化、SAP 相关课程建设,引入企业实际案例与项目,培养学生跨领域的知识与技能。同时,跳出传统理论与技能狭窄对应岗位的模式,对标更广阔的产业需求,注重培养学生的通用能力与核心素养,为社会输送适应数字化转型与绿色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。
